为期5天的第75届法兰克福书展于22日闭幕。近百家中国出版单位携5000多种精品图书和出版物参展,举办十余场融合中外文明、促进交流互鉴的精彩活动,成为书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认为,目前在葡语国家缺乏优秀的汉葡双语人才,建议发挥澳门的平台和桥梁优势,大力培养汉葡双语人才,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我和中国的缘份始于三年前,那一天,我参加了属地招聘,很幸运被录用了,从此成为化学巡检员。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人偶、喜庆的舞狮表演、悠扬的古筝演奏、可爱的儿童舞蹈……满含中国元素的“中国帐篷”成为匈牙利“国际大道”游园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蓝天白云,微风拂面,“静园”内春意盎然。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携手桑塔露琪亚市政厅举行的“春天庙会”吸引了大量当地民众,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展演赢得阵阵喝彩。
“在我看来,中文是一门优雅的语言。”身着汉服的越南青年杜阮淮南说。为庆祝第14个联合国中文日,他21日一早便来到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这里正举办中国文化体验活动。
诵读《三字经》、合唱《大中国》,2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华人联谊会的会馆里,巴中民众共庆里约第一个“中文日”。
话春节、写福字、剪窗花……18日,近30名来自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非洲青年在吉布提非洲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影像节”展映暨中国文化体验活动9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中国热”和“中文热”近年在阿拉伯国家不断升温,在年轻人中热度尤高。不少阿拉伯国家青年主动以自己的专长向自己国家的民众传播中国文化,成为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
英国人蒂姆·克利索尔德曾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近30年,有个中文名“祈立天”。他从第一次接触到汉字就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学习中文。
舞狮、京剧、古筝、民族舞蹈……“中国日”活动17日亮相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花展,向当地民众近距离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巴黎、根西岛雨果故居博物馆馆长热拉尔·奥迪说:“对于雨果来说,中国文化无疑是他梦想中的元素:它的独特、它的不寻常、它的美、它能激发出人的巨大好奇。雨果试图找到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
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与匈牙利埃克尔·费伦茨小学3日共同举办“一起过端午——中国文化体验日”活动。
在澳大利亚,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颇受当地民众喜爱。美味的节庆食品、热闹的庆祝活动,不仅是对华侨华人乡愁的慰藉,更成为当地民众近距离感受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中国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28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科技大学孔子学院举行。巴新科技大学官员、孔子学院学生代表等7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连日来,我驻外人员、海外华侨华人、多国友好机构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庆祝中国农历兔年春节,分享传统佳节带给人们的温馨、喜悦和期待。
当地时间1月17日,英国“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驻英使馆文化处举行, 2023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英国正式拉开帷幕,8座城市的近百余项活动将为英国民众及在英华侨华人展示中国文化魅力,促进中英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当地时间1月16日晚,“欢乐春节”庆典音乐会暨《民族盛装》图片展开幕式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大厅装饰一新、暖意融融,高挂的大红灯笼洋溢着浓浓的年味。门口处设置的照片墙别出心裁,展示了往年“欢乐春节”活动的精彩瞬间,引来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近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持续扩大人文交往,在中文教育方面也不断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已有阿联酋、沙特、埃及、突尼斯4个阿拉伯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5个阿拉伯国家在高校开设中文院系,13个阿拉伯国家建有20所孔子学院、2个独立孔子课堂。
显示 12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阿拉尔组图
鉴湖风光·绍兴柯桥
迪拜世博会掠影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