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中非可持续投资峰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中英文版《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3》。
来自中国与非洲政府机构及杰出企业的代表们8日下午齐聚浙江省金华市,共同围绕“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走深走实·聚焦中非供应链、产业链发展”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分享真知灼见。
11月8日上午,以“民心相通 文化互鉴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3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活动在浙江金华开幕。
美国非洲问题专家劳伦斯·弗里曼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为改善全球政治经济关系作出重要贡献,让非洲乃至全世界受益。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部非洲区域代表雷蒙德·塔瓦雷斯近日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共建“一带一路”是非洲实现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10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不断深化农业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落实修路、架桥、盖楼、建厂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主线任务”,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完成“小而美、惠民生”的“支线任务”,回馈当地社会,助力提升非洲人民福祉,受到广泛好评。
南非国民议会副议长策诺利日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非洲大陆互联互通,推动非中合作不断深化,对非中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非洲国家踊跃参与。
今年6月,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唐人万寿园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墓前,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不远万里带来了一份承载着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人民真诚谢意的礼物——产自非洲的杂交水稻大米。
非盟委员会伙伴关系和资源调动司司长史蒂夫·帕特里克·拉朗德日前在非盟总部所在地亚的斯亚贝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相信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非盟同中国将深化各领域合作,助力非洲实现发展。
毛里求斯外交、地区一体化和国际贸易部国际贸易司司长纳拉因杜特·布杜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毛中自贸协定有效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高度。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非洲进出口银行在埃及开罗签署了一项以发展为重点的协议,向非洲进出口银行提供4亿美元定期贷款,以支持非洲中小企业融资。
非洲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经济表现低迷被归因于“政策综合症”,这往往会降低生产力,从而降低非洲经济的增长。好消息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整体治理措施已经大大改善。
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举办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会后,中方发布《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三项举措,支持非洲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
海关总署2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南非进出口3771.3亿元,比上年增长8.6%;今年以来进一步提速,前7个月中南双边贸易2261.5亿元,同比增长10.5%,南非继续保持中国在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不断加强能源合作,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有效推动非洲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
埃及财政部长马伊特21日表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非洲的多边和跨国发展前景广阔。
俄罗斯和非洲是天然的贸易和经济伙伴。俄罗斯努力倾听非洲人的需求,在“不以牺牲非洲为代价,而是与非洲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关系。近几十年来非洲贸易和经济发展形势的特点是,世界经济中的主要参与者越来越关注非洲大陆的未来,原因在于非洲大陆拥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丰富的资源基础和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
在中非务实合作大框架下,江苏、湖北、浙江、福建等地纷纷涌向中非合作潮头,搭建地方平台,结合自身产业和地域特点,走出富有特色的对非合作之路。
显示 77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阿拉尔组图
鉴湖风光·绍兴柯桥
迪拜世博会掠影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